通知公告
尚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思政课教学>>教学动态>>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行走的思政课”就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的创新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实践体验、情境浸润和行动参与,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价值认同。


202543日下午,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研究生在张雨欣老师带领下赴辽宁省博物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课程的实践教学。同学们通过沉浸式参观、主题研讨等形式,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历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探寻辽宁历史文脉,感悟东北振兴精神。


在“明清玉器展厅”,张雨欣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玉文化。同学们一边欣赏着玉器的艺术之美,一边感悟着包含在其中的历史价值。通过一件件精美的玉器,同学们深刻理解了文物背后的历史。在明清两代的玉器材质不同的讲解中,张雨欣老师以“明朝螭纹玉带扣”为切入点,讲述了清朝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等重要历史事件,让同学们明白了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的重要历史意义。


在“古代辽宁展厅”,同学们跟随张雨欣老师沿着历史长河溯流而上。在战国-隋唐的讲解过程中,同学们通过三燕马具的金龙纹饰与契丹文墓志的对照,了解了多民族政权“因俗而治”的政治智慧。在参观过程中,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同学们通过文物读懂了中华文明的独特审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历程。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表示收获满满,认为这是一堂让人难忘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的课程实践,通过在辽宁省博物馆的参观,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案例选取的重要原则和方式方法,也更加坚定了勤奋学习、振兴辽宁的信心和决心。


关闭窗口